三都:团结奋进一甲子 水乡硕果大丰收
来源:黔南热线 作者:未知 日期:2017/9/27 17:57:09
2017年是三都水族自治县建县60周年,六十年来,三都人民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光辉,从封闭走向开放,人类在改天换地中把历史的车轮推向了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三都也像弄潮儿一样,在未来高速发展的大潮里冲浪,构筑自己的愿景,描绘出一幅民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的壮美图画,让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六十一甲子,甲子是生命的一个轮回,是继往开来的起点。
青山绿水家乡美 广州帮扶共享新经济
2017年8月16日,三都县在广州召开对口帮扶暨招商推介会,两地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诚意满满,通过大力对外宣传和推介,向社会各界人士重点介绍了三都良好的生态环境、神秘而古老的水族文化、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产业扶贫重点项目,以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企业上市奖励办法等,很好的让外界了解三都、熟悉三都、关注三都,与三都建立深厚友谊,与三都搭建投资开发兴业的桥梁,全面促进政企合作、共谋发展、共享成果、实现共赢。
此次推荐会硕果丰收,吸引了来自260多家企业300多人到场参会,现场气氛热烈,企业代表纷纷与县委、县政府领导交换意见、交流洽谈,达成多个合作意向并经过洽谈和对接,三都县与企业成功签约了12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1.2亿元。
深圳帮扶为水乡大地注入蓬勃生机
2017年8月18日下午,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员会、县人民政府在深圳市会展中心茉莉厅举行“三都水族自治县建县60周年·深圳帮扶成果汇报暨感恩行动座谈会”,感谢深圳人民20多年来对三都帮扶的重大奉献。
据了解,22年前,中共深圳市委、市人民政府响应党中央“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号召,组织近百家企业,跨越千山万水深入三都考察,本着“帮扶三都就是帮扶一个民族”这一共识。深圳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人才培训、民族文化等方面为切入点,多领域、多视角,全方位地给予三都大力帮扶和无私援助,开展了“特区·山区心连心”帮扶活动,从此,海与山相连,深圳和三都,拉开了对口帮扶的序幕。
据统计,在深圳开展帮扶三都过程中,涉及到深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及人员高达40多万人,援建学校56所,解决24000多名学生入学难题,援建县乡(镇)卫生院11所,援建新农村建设项目5个,为三都培训干部1200多名,对三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依托深圳对三都的帮扶,水族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全国唯一水族自治县,深圳帮扶三都,其实质是深圳在全力地帮扶一个民族。深圳对三都的支援,绽放的是中华民族的团结互助之花,三都对深圳的铭记,记录的是水族人民的无限感激之情;深圳对三都的帮扶,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了帮扶与感恩的绚丽篇章。
六十年脱贫展辉煌 水乡经济又一春
2017年9月8日,三都水族自治县建县60周年成果展暨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三都建县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脱贫攻坚取得的新进展。
经过60年风雨兼程,三都的发展都令人刮目相看。三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物质、文化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发展之路,社会经济、民生和基础设施取得了较大改善,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县脱变成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新三都。未来,三都将有效利用“两高”过境的优势,加大县内道路交通的建设,加大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通过交通、互联网等快速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黄桃、茶叶等特色农产业,助推黔货出山;加大力度提高教育水平,培养人才,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转换贫困群众思想,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勤劳双手致富奔小康;让水乡儿女品享着文化的厚重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助力“神秘水乡·秀秀三都”的城市品牌天下闻名。
开拓创新,这与三都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是离不开的,也与三都广大贫困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离不开的。此次活动不仅宣传了三都县域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引来更多的人参与到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来。让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最大限度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宗教界帮扶创造良好条件,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将以建县60周年为契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党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委、省政府,黔南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结合水族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和三都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再创新的辉煌。同时,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三都、支持三都,继续为水乡经济社会新的腾飞插上翅膀。
(编辑:冯薇 审核编辑:邹骐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