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就SPECIAL REPORTS

您现在位置:黔南热线专题频道 >> 三都县庆 >> 发展成就 >> 浏览文章

三都县“五指成拳”攻克产业脱贫“天王山”

来源:黔南热线 作者:徐健 日期:2017/10/17 8:55:51


  近年来,三都水族自治县抢抓被列为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机遇,以脱贫产业为抓手,积极为贫困群众谋发展、选项目、找产业,求脱贫致富“良方”,索易行致富路,形成了以五大脱贫主导产业为主的“5+N”脱贫产业发展模式,攻克了三都产业脱贫难关。

  发展葡萄种植产业。近年来,三都大力推动葡萄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园区化发展,创造了“山有多高,葡萄就有多高”的奇迹,形成了三都水晶葡萄特色优势品牌,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截止今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13.6万亩,挂果面积7.2万亩,辐射带动贫困户9279户38791人,其中,交梨山地生态葡萄产业示范园区种植面积6.8万亩,挂果面积3万多亩,被列为贵州省“5个100工程”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

  发展生态鸽养殖产业。三都县2014年成功引进贵州经纬达公司带头示范发展,采取“公司+贫困户+合作社”发展模式,到2020年建成贵州最大的肉鸽生态循环养殖基地。现全县共建有集中养殖基地8个,种鸽存栏23.16万对,2017年以来商品鸽出栏36.3188万羽,产值4630万元,辐射带动贫困户975户3900余人。

  发展生态“福猪”养殖产业。三都县经多次考察调研,决定实施脱贫产业100万头“福猪工程”,项目总投资18亿元,福猪工程采取“政府+公司+银行+合作社(建小区集中饲养)”的模式运作。目前,全县“福猪”存栏13万头,出栏6.5万头,辐射带动贫困户3863户16225人。

  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项目采取“农户+公司”的合作模式,利用当地农户改造的猪牛圈、空闲房屋、仓库等设施作为菇棚,发展生产秀珍菇、香菇、花菇、海菇等十多种食用菌,全年轮作两次,每次4到6个月,在短期内建成一批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全县食用菌已出产401.1吨,产值277.645万元,辐射带动贫困户473户1992人。

  发展黄桃种植产业。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以农科教结合型为定位,采取“支部+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的模式,通过“以工代训”,培养一批黄桃种植加工技术管理人才,让贫困群众在学习中并带经济收入,既保证了贫困户浓厚的兴趣,同时又达到了努力提高自主脱贫能力的目的,促使黄桃产业形成“种植—深加工—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助力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目前,全县黄桃种植面积达3.5万亩,投入资金1400万余元,带动贫困农户9269户396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