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中医医院:与时间赛跑,为爱延续生命
作者:未知 时间:2023/9/13 15:13:56 来源:黔南州中医医院2023年7月26日中午1点半,一声急促的电话声响了起来让原本安静的新生儿科瞬间“热闹”了起来。挂断电话后,护士立即准备抢救物品并告知医生,“手术室急会诊,29周早产儿即将娩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火速到达手术室。
13时56分,新生儿顺利娩出,孩子出生后活力差、心跳微弱、无呼吸、全身皮肤青紫、无肌张力、无哭声,助产士断脐后新生儿科的医生护士立即接力开始抢救,迅速保暖、刺激、气管插管、胸外按压、T组合正压通气,肾上腺素气管内滴入,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经过抢救,新生儿Apgar评分从出生的1分到9分,抢救成功!手术室内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孩子情况稍许平稳后,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用转运暖箱将孩子迅速转移到新生儿科。
早产、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肺炎、呼吸暂停……这个“着急”的小家伙刚一出生,就面临生存困难。出生当天,新生儿科护士长杨允亚和高责护士陈明荣在无菌操作下进行脐静脉置管,通过脐静脉导管给孩子输入静脉营养液和药物。因为早产儿的肺泡并未完全打开,管床医生姚林立刻下达医嘱,将促进孩子肺泡发育的猪肺磷脂注射液通过气管内滴入,帮助孩子打开肺泡后更好的呼吸,每天刘颖主任和邓薇副主任都会去查房,保持电话24小时电话畅通,随时准备为孩子的下一步治疗和情况异常下达指示。
整整44天的时间,这个父母手中的珍贵宝贝靠自己坚强的毅力,在新生儿科“临时爸妈”的共同努力和陪伴下,克服了早产儿的复苏、保暖、液体平衡、呼吸、循环、感染、黄疸、营养、代谢、神经发育、贫血等,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9月8日,孩子每隔2小时自行吸吮30ml奶汁,出生体重从1.41Kg长到2.28Kg,身长从41cm长到46cm,已达到早产儿出院标准!孩子的父母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小宝贝回家!并亲手为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送上锦旗,向医护人员表达深深的谢意。“母子平安谢医术,济世仁心贤医德”几个大字给予了对医护人员的肯定!
近年来,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实施,高龄产妇增多,早产和极低出生体重的患儿也随之增多,对医院在救治未成熟早产儿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院新生儿科将进一步加强对未成熟早产儿的救治力量,提高救治水平,守护全州新生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