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青春--为青春起飞 筑固垫基石
——三都县计生协会创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工作则记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进行积极有效而又稳妥的青春期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家长的共同愿望,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掌握科学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情况不容乐观,对性行为的态度以及独立分析、判断、选择的能力令人担忧;婚前性经历及不安全性行为比例高;未婚妊娠、未婚生育、未婚人工流产及其低龄化趋势明显;青少年群体成为性病、艾滋病的主要群体等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展青春健康活动,做好青春健康工作,有利于帮助青少年获得必要的生殖健康知识,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青少年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是落实计划生育工作服务管理关口前移和夯实基层基础的具体行动,是生育关怀的深化,开展和推进这项工作具有必要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二、做法
为了指引青少年健康成长,三都水族自治县计生协持续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点面结合,建立全覆盖的教育网络
通过建立“点面结合”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对目标人群的多层次覆盖,做到青春健康教育无死角。以各中小学校健康咨询室为点,把学校、学生、家长、老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点”上发现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时,会通过“面”上工作对全体学生加强教育,而“面”上的不足又通过“点”上的工作加以弥补。形成一个由教师、学生和家长组成的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这个网络,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督促学校利用教学开放周、家长会、座谈和讲座等形式定期和家长联系交流,建立一个家校共同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使家庭也成为校内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邀请专业人员开展青春期健康知识讲座
邀请心理咨询师(副教授)开展心理和青春健康知识讲座
开展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邀请心理咨询师(副教授)开展心理和青春健康知识讲座
(二)整合资源,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都水族自治县计生协在充分依托社会资源,联合社区、家庭、学校、等社会力量为青少年搭建互动和谐交流的青春健康教育服务平台,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聘请高校心理教师深入到辖区各中小学校、社区等场所举办了专题讲座,同时邀请心理专家教授现场授课,开展知识讲座,用形象的、经典的图片和简洁的语言,告诉青少年生命孕育的过程,青春期男孩、女孩的生理、心理特征,正确对待异性交往,改变他们对生殖健康的认知态度。并组织教师队伍进修学习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学校选派优秀心理教师参加黔南州青春健康师资培训班学习,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广开渠道,营造多方位培养的良好氛围
组织辖区内中小学开设青春健康课堂,定期举办青春期知识讲座,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解惑答疑。
一是利用宣传栏开展青春健康方面的主题宣传,营造宣传氛围,结合青春健康同伴开展的各项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青春健康知识。
二是建立心理咨询室。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心理交流,倾听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并正确引导,促进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当学生遇到生理、心理和身体健康上的问题,向老师咨询以解除心中的困惑。
三是广泛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电话等工具进行沟通与咨询,搭建互动、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在进行咨询室咨询的同时,开设了心理信箱、热线电话、电子信箱等咨询方式,这样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自己最方便、最合适的方式与咨询老师取得联系。
三、成效
创建了州级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以三都县第三中学东霖楼为阵地核心,利用留守儿童之家、仁爱启明书屋、书画室、美术室、报告厅、社团、阳光心语心理咨询室等学校现有资源,积极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成立三都县第三中学青春健康俱乐管理工作队伍。在已创建的青春健康俱乐部基础上继续完善俱乐部建设,将学校原组建的学生会,体育,诗歌朗诵、文艺表演等学生组织整合成为青春健康俱乐部旗下的各类协会,并接受青春健康俱乐部的领导,组建青春健康俱乐部领导小组,指导他们规范开展各项活动。成立一支由3名以上学校工作人员组成的青春健康领导小组,各个社团负责人为青春健康领导小组成员的青春健康俱乐部管理工作队伍,根据青年特点和需要,指导各个社团组织校内外青少年和职工开展人生技能培训、同伴教育、科普讲座、主题沙龙、文艺演出、读书会以及其他寓教于乐的活动,负责各类资料的收集与归档。
二是成立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三中学青春健康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培养基础好、热情高、责任感强的中学生、学校工作人员作为志愿者队伍成员,协助学校青春健康领导小组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每年至少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4次以上。
四、启示
认真总结、交流实施青春健康项目的经验,巩固已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搞好在校学生和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青少年进行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全面构建青春健康教育网络,持之以恒把全街道的青春健康教育纳入规范化运作轨道,不断深入学习创新项目载体,丰富项目内容,扩大项目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实效。
(编辑:张贺婷 审核编辑:邹骐聪)
主管:中共黔南州委宣传部 黔南新闻门户网站·黔南热线 版权所有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 黔B2-20060011 网络经营登记证登记编号:5227001200985-1 备案序号:黔ICP备11003211号 Copyright(C) 2005 QNZ.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