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黔南统战微故事专题 >> 新闻报道 >> 浏览文章

2017福泉统战信息第14期—福泉统战微故事:候鸟归巢变凤凰

作者:罗雪琴 来源:不详 时间:2018/3/9 16:01:18

  福泉统战微故事

  候鸟归巢变凤凰

  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生存,风里来,雨里去。为了生存,痛离亲人、惜别家园,在异乡看着白眼、受着歧视,独自过着“候鸟”般的生活。他们艰辛、他们无奈,但是,他们不失一颗淳朴善良的心——他们的名字,叫农民工。

1.png

  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也是一位农民工。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外出务工20载,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注意总结,不仅掌握了一门精湛的电子生产技术,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他,积极进取,与时俱进,返乡创业,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变成了“福泉市庆波电子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就是凤山镇“庆波电子有限公司”的法人李富武。

2.png

  1997年,年仅18岁的李富武随同亲友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途。20年来,他走遍了沿海各大城市,进过数不清的厂,做过数不清的工。打工期间,吃尽苦头,受尽白眼,尝尽了人间的心酸苦辣。数十年的奋斗、拼搏,把他锻炼成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农民。2016年春节,回乡过年的李富武并没有像往年一样踏上返城务工的列车,而是选择留下来。他决心在农村这块广阔天地里,以新时代新农民的新气魄来创办一番新事业,带领父老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

  他明白:干事业最重要的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他研读了从中央到我市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看好“五个福泉”之小康福泉的建设,读懂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略的“三个短板”——把自己打工多年的技术经验带回家乡,开公司办厂,发展本土企业。

3.png

  怀着满腔激情,他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摆在李富武面前的问题数不胜数:厂房选址没有着落、头期资金还没有落实、技术员工没有到位……在众多的困难面前,李富武没有胆怯,没有退缩。资金不足,他倾尽多年打工的积蓄30多万元,借遍了身边的亲戚朋友,还申请了精准扶贫贷款;厂房没有地址,他耗尽口舌,说服家人,在与家人做了无数保证的情况下,用自家的房屋做了厂房;技术员工没有着落,他白天忙手续忙资金忙厂房,晚上手把手的培训到深夜……就这样,2016年5月,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李富武自家老屋里新进的设备安装就绪,20几个员工身穿崭新的工作服,彩球腾空,爆竹震天,“庆波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在福泉市凤山镇正式成立了!

  凭着创业激情和拼搏精神,他既是老板又是员工,他既是师傅又是徒弟;厂是李富武的,李富武也是厂的!坚守“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工出来的产品畅销东莞、惠州等城市的电子企业。凭着“质量、信誉”的金字招牌,短短几个月,产品就供不应求。他扩大了规模,发了;但,他没有忘记“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初衷——他招收的员工,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家乡的贫困户,优先录用的是家乡的贫困户。现在,150多个员工中,就有31个精准扶贫户。就在家门口,他们每月就能有2000多元的纯收入。一年不到,就成功帮助凤山镇29个贫困户脱贫致富!

4.png

  今天,“庆波电子”每天诞生的不仅仅是2万多个磁环,更是“五个福泉”建设的无穷力量!“一人富,不算数;带动富,才叫富”,这,就是凤山镇打工返乡青年——李富武;一个返乡创业“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典型代表。


上一篇: 2017福泉统战信息第13期—福泉统战微故事:渡人 渡已——企业家要勇做摆渡人
下一篇:2017福泉统战信息第15期—福泉统战微故事:大扶贫中的小个子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黔南州委宣传部   黔南新闻门户网站·黔南热线 版权所有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 黔B2-20060011 网络经营登记证登记编号:5227001200985-1 备案序号:黔ICP备11003211号
Copyright(C) 2005 QNZ.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