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安居 户户乐业——三都县普安镇建设美丽乡村见闻
来源:黔南热线 作者:杨玉子 日期:2017/8/22 8:33:53
柏油马路串起了村里的主干道,路面白色道路标识格外显眼;高架桥墩石柱气势恢宏,高铁风驰电掣如飓风般穿梭而过。在三都县普安镇普屯村,进村入户的条条小道全部是水泥路面,谁也不曾想到,这里几年前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水泥路”。
现代宜居的农村环境,蓬勃发展的扶贫产业,逐步改善的文明风气......这是三都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
“去田间地头干农活,一到下雨天,就满脚泥,雨靴都不顶用;家里的厕所是木制的茅屋,一个茅坑,上面架着两块木板,窄得连转身都困难,天一热,苍蝇蚊子嗡嗡转......”一直生长在普屯村的张学新对以前老家生活环境的艰难至今都还记忆犹新。但现在的张学新依然选择安居老家,那是因为“村里大变了样”!
“老百姓最迫切需要什么,政府就解决什么!”在农村,下雨天能出门、家家能够有个干净的卫生间就是来百姓最朴素的心愿。
沪昆高铁穿城而过,普安到县城的快速通道也正在修建,现在的普屯村,水泥大道贯穿在整个新建的小城镇中,家家户户“高楼大厦”,门前屋后卫生也打扫得格外干净。“你来看我家的厕所,空间特别大,还有这白色的蹲便器,又好看又卫生。”张学新高兴地对记者说。
厕所的改观,既改善了普屯村群众的生活条件,也大大降低了农村夏季手足口病发病率。
普安镇前进村山高沟深,交通不便,喀斯特地表支离破碎,土壤贫瘠,没有一块像样的田土,一直以来,村民们除了在土地上种点洋芋、红薯、包谷,还真不知道还能种点什么更值钱的东西。
为了百姓能脱贫致富,三都县结合县情,将葡萄产业培育成为助民脱贫致富的扶贫产业,引导农民改良葡萄品种,种植水晶葡萄,激发传统产业带富能力,为大众创业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普安镇百姓创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前进村村民杨胜友,之前一直在外打工,逢年过节回家时,看到村里的葡萄长势喜人,亲朋好友收益也不错,最近几年,他也开始倒腾起了葡萄。如今,葡萄已经成为了前进村石头山上的”香饽饽“。
“十里观光长廊,山有多高,葡萄就有多高”,这是现在普安镇前进村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如今葡萄陆续成熟上市,前进村的果农们在大棚内忙着摘葡萄,心里都乐开了花。
据村支书王恩文介绍,“今年普安镇水晶葡萄种植面积有6.8万亩,挂果面积达4.7万亩,预计产值达2.8亿元。”
“家和万事兴,家族团结,安居乐业。”进入普安普屯村的街道,很多人家门口都贴着由村里发放的蓝色的刻有“文明家庭”字样的牌子。村里宣传栏上张贴着“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文明从细微处做起、创建文明村、争做文明人”等文明标语,良好的社会风气可见一斑。
“以前的生活垃圾都是乱堆乱放,影响环境美观,到处散发臭味,自从弘扬文明风气以来,现在村里的人们特别爱护环境卫生。”普屯村村支书余光平说。
乡村民风美了,普安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临近傍晚,在暖暖的霓虹灯照耀下,村民们有的跑步、有的跳舞、有的唱歌,好不欢乐。
(编辑:冯薇 审核编辑:邹骐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