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中医医院重症科荣获“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
3月6日,在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由黔南州妇女联合会(州妇儿工委办)、国家税务总局黔南州税务局、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联合主办的《百年征程百年梦?茨藜花开绽芳华》黔南州纪念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晚会在都匀举行。
晚会现场,黔南州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获颁发“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
晚会现场
重症医学科主任何雷上台领奖(左三)
重症医学科先进事迹
黔南州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12年7月,经过10余年的发展,是目前贵州省地州级中医院中规模较大的综合ICU,是贵州省重症医学分会及贵州省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委员单位、黔南州重症医学科联盟牵头单位,是黔南州中西医结合救治危重患者的综合ICU,是黔南地区危重症救治中心之一,范围涵盖内外妇儿等所有学科。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活跃着一群技术过硬且充满活力的巾帼英豪。
学科团队34人,女性医护人员有21人,占到62%,长期担负黔南州范围内急危重患者救治工作,每年救治重症感染、重症急性胰腺炎、脓毒症、各种休克、重症创伤、重症颅脑损伤、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等危重患者600至700余例,每年抢救各种急危重患者1120至1390人次,抢救成功率92.16-97.53%,让更多危重患者回归家庭,为黔南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10余年来,团队练就过硬本领,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技术等常规急救技能,率先在全州开展重症超声在急危重患者中应用技术、非透视下球囊漂浮导管心脏临时起搏技术、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等危重症救治技术。
2022年12月,在贵医专家帮助下,成功应用ECMO技术转运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完成黔南州第二次成功应用ECMO技术成功转运重症患者。同时,在抢救危重患者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应用中医参与危急重症患者救治,自制通腑解毒汤、金栀洁口液等在临床救治取得较好疗效,较大提高疑难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积极参与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胸痛中心、创伤急救中心创建,2018年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顺利建立,参与成功抢救羊水栓塞,脓毒症,重度子痫孕产妇,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危重孕产妇死亡率。
2022年作为黔南州重症医学科联盟牵头单位,分别到黔南州独山、罗甸、三都、平塘等重症医学科进行查房,指导危重患者救治,提高基层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科室人员始终将大局意识摆在前面,坚决践行医者仁心。2017年1月黔南州首例H7N9(人感染性高致病性禽流感)救治、2018年重型甲流(H1N1)救治,以及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防控救治,科室医护团队主动请缨,积极奋战在疫情一线,先后有7名医师、8名护士共计20人次,分别到武汉、省将军山医院、黔南州传染病医院、广州海珠区、黔南州多县市(瓮安、惠水、龙里、贵定)、毕节赫章等地完成新冠肺炎救治任务及大量核酸采集工作。
科室夏翔、唐荣霞、邓梦词、杨顺竹、黄海5名同志在新型冠状病毒肆意之初,不惧危险、主动请缨,先后支援黔南州传染病医院、武汉方舱医院,获得病患一致好评。罗文君、陈证锴2位同志虽家有生病母亲,但为守护人民健康,主动请缨征战上海,顺利完成援沪任务,获得当地医院及病患好评。吴晓佳同志在贵阳疫情紧张、病人突增时,增援省将军山医院,很好发挥中医在救治危急重症中的优势,获得领导、同事及病患的一致好评。
2022年末,随着国家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政策的变化,感染人数骤增,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者多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科室重点收治新冠病毒感染危重型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科室医护人员克服困难、主动补位,积极投入患者救治,30余天收治救治患者100余人。疫情三年,黔南州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室团队以专业技术充分发挥当代青年、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科室坚持把团结、进取、发挥专长、重视重症专科素质培养的科学管理理念贯穿重症医学科发展的全过程,以高水平的急救,守护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科室医护人员先后获得湖北省“最美逆行者”、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黔南州“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贵州省优秀护理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工作之外她们是女儿、母亲,但工作当中她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冲锋在前的女战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集体向险而行,践行了白衣战士的初心和使命,发扬了医务工作者在危急面前的无畏无惧、挺身而出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