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次党代会专题
  1. 党代会专题首页
  2. 五年回眸
  3. 文章浏览

黔南发展五年回眸——社会篇

作者:文/周道来 图/李庆红 冯小东 曾宪华 时间:2016/12/5 11:42:51 来源:黔南热线-黔南日报

  冬日的福泉市牛场镇,暖意依然浓浓。来自矿区安置点的村民陈鑫全老人深有感触地说:“2014年发生的‘8·27’特大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矿区灾后重建工作,短时间内就做好了矿区上百户群众拆迁安置,成功化解了一系列问题,案结事了,不容易啊!说起来还得感谢福泉市委、市政府创新出一个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所发挥的作用。”

  近年来,黔南州不断加快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步伐,成功探索出“5531”、福泉“112”、“136”等社会治理模式,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司法体制改革等工作,切实加强信访维稳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创了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11.webp.jpg

黔南州启航学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

  搭建平台为化解矛盾打通绿色通道

  “好久没有来福泉了,这是以前的福泉山吗?”、“太震撼了,仿佛一夜之间变了个大样!”……走在新建的福泉山广场,不少市民会发现,昔日狭窄的街道和凌乱的房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的大广场。

  “福泉古城建设涉及拆迁征用的群众自建房比较多,特别是涉及到群众拆迁安置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安置,如何补偿,如何评估,这么大的事情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到群众满意,不容易。”不少市民表示。

  去年以来,福泉市委、市政府主动为群众搭建了一个市级多元化调解联动平台,完善一套以“司法确认”为切入点的诉调对接机制,规范有序地将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引入法治轨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福泉市多元化调处纠纷“112”模式,为依法、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纠纷打通了绿色通道。

  如今,福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模式已经被视为全省社会治理体系的一个工作样本,引来“观”者无数。

  “以前我们不知道怎么去争取自己的权益,只有到相关部门上访。”荔波县玉屏街道办事处农民工莫某说,现在好了,他们一到‘三中心合一’服务大厅,就一目了然,就有公职律师热情接待,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了。

  黔南州在继续加强“五大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去年9月,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共建共管的黔南州启航学校正式开学,该校是全省唯一的州级育新工程学校。同时,惠水县和罗甸县结合实际,分别建立一所育新工程学校。社会治理创新“六项工程”全面建成,“135”工程成功升级“136”工程,特殊人员群体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服务管理救助救治。

  如今在黔南,老百姓常说这样一句话:“要求别人遵纪守法,首先自己就要学法懂法守法。”社会治理体系基础抓,抓基础,已经成为黔南深入推进法治化建设的一条新路,使黔南州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前列。

12.webp.jpg

关爱老人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可复制经验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司改路上,黔南州坚定前行,须臾不敢耽误;试点工作,蹄疾步稳,务求改出成效。因为,大家都知道,争取到试点机会是多么的不容易。作为全国全省第一批司改试点之一,黔南州担负着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先行探路的历史重任,如何当好这个先遣队和探路者?能否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黔南州近2年来的试点进程给出了答案。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黔南州法院深刻领会中央、省和州委司法改革的新思路、新理念、新部署,狠抓改革重点,提升司法效率,力促依法治州,统筹开展中央8项、省里面4项、州里面6项的三级司法改革成效明显,简称“8+4+6系列改革”。其中,中央“8项”之一的贵定县法院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全国法院改革试点,其职能定位是探索农村法院的改革之路,是为全面探索者,中央其他“7项”改革、省“4项”和州“6项”也是针对司法弊病,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问题和影响司法惠及人民群众的重大机制性问题。

  州法院系统列入省级层面的生态环境案件集中管辖、人民法庭优化设置改革、车载巡回法庭和基层法院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等4项改革突破了既有审判模式。其中管辖黔南和黔东南生态环境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出成效,福泉市法院荣获环境保护部、中国法学会授予的“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优秀事例奖”。

  近年来,黔南州紧紧围绕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和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四项改革”。州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改革进程中,黔南注重破解难题和开放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担当、知难而进,敢啃骨头、敢动奶酪,在员额制上不简单翻牌,在保障制上不空转也不简单提高待遇,在责任制上不简单放权,在统管制上不简单切割,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完成了省委和黔南州委、州政府交给的艰巨任务。

13.webp.jpg

资料图:都匀警方誓师保卫相关活动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构建治安防控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州公安机关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抢抓公安部、省公安厅推进警务机制改革有利契机,以提升警务实战效能为目标,以“紧盯警情,警种联动”为核心,建立健全警情研判、进攻性盘查、所队协作、案后倒查、网格化巡防、专班打击、禁毒双逢双查、派出所“两会”、治安乱点常态整治、一网考核“十大机制”,进一步丰富拓展犯罪实时控制机制内涵外延,着力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实战化警务运行模式,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全州呈现出如实立案基础上的“发案有效控制、破案大幅上升”的倍增效应,取得了显著成效。

  去年以来,都匀市委、市政府以打造犯罪实时控制机制建设升级版为契机,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公安承当主力,部门协同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格局,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我们不仅实现视频监控技防网,而且织牢社会面巡逻防控网,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都匀市公安局长程涛说,该局全面落实实施“531”接处警工作机制,依托可视化指挥平台,按照社会治理状况将市区划分为12个网格,采取“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动态备勤、归口移交”的勤务模式,落实市区内5分钟、中心城区3分钟、重点要害部位1分钟到达的“531”接处警工作要求,牢牢把握社会治安的主动权。

  州公安局长王治军表示,作为保一方平安的人民公安,黔南的警务工作将紧紧围绕省委、州委“严打犯罪、严管队伍”的总要求,以“两严两服务两提高”为工作主线,以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为核心,织牢社会面警务联控网、单位行业场所管控网、视频信息技术防控网、虚拟社会防控网、信息收集研判网“六张网”为载体;树立底线思维,坚持创新驱动,着力补齐短板,即“1351”警务工作新思路,为黔南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保驾护航。

     (编辑:保超燕  审核编辑:邹骐聪)

党代表访谈

  • 让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访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丁鸿

            “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能参加这次党代会非常荣幸,同时对我更是一次党性的再教育和对党认识的升华”,来自基层的党代表惠水县芦山镇的党委副书记、镇长丁鸿如是说。        芦山镇从2013年开始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2016移民搬迁工程涉及198户共计802人,主体工程将在今年12月底基本完工,第一批20户移民搬迁户将在年底搬进移民安置区,预计在明年6月全部完成198户移民的搬迁工作。  &n

  • 立足实际开拓创新 推动黔南教育事业大发展 ——访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罗绍良

            “这次能代表我们县教育界的这么多优秀同志出席此次党代会,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在记者采访福泉中学校长罗绍良时,他十分健谈大方,对黔南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建议。        “刚刚听了龙长春同志的讲话,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实’与‘创’。龙长春同志总结了黔南州过去5年的工作,实在、不虚夸;展望今后5年的发展,实际、鼓舞人心;对未来5年工作新的举措,实用、值得期待。

  • 抢抓机遇 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访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邓迎香

            12月6日,中国共产党黔南州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龙长春同志向大会作报告,报告中指出“扎实推进‘经营乡村’,着力做‘美’村寨。”。        作为本次党代会代表,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对此表示:我们村的发展更有希望了。        随着“麻怀隧道”的打通,麻怀村与外界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村里的产业不断发展,环境卫生也逐步改善,新修的

  • 加快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访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韦成波

            “唱响好花红民族绚歌、奋力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这是今年5月20日省委给黔南州的定位和提出的要求,我们将立足实际,奋力推进民族地区的跨越发展,履行好党代表的神圣职责。”12月6日,出席州十一次党代会的代表韦成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大会令人振奋,特别给在民族地区工作的人带来了鼓舞和信心。”        韦成波是州民宗委主任,对黔南民族工作的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他认为,提出这个目标是省委

黔南这五年

  • 成就篇

    五年来,黔南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以赴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综合排名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 创新篇

    在狠抓中央和省委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的同时,突出黔南特色、大胆推进改革,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亮点纷呈。

  • 人物篇

    五年来,黔南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追赶、领先、跨越“新时期黔南精神,积极构筑黔南精神高地,涌现出……

  • 活动篇

    五年来,我们不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按照以会促发展、以会惠民生、以会构和谐、以会展形象的要求,成功举办了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等。

  • 展望篇

    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强创新、占高地、做示范”。
回到顶部